我該怎樣選擇我人生的方向?

我相信這是每個人一輩子的課題!有一部分的人家庭已經幫他規劃好未來,提供出國留學、學才藝。有多少人能在高中、大學就知道未來要走的道路?如果以82法則來說,你知道能在30歲以前就確信未來的路線,我相信你是那幸運的20%,意思代表有80%的人都在生活歷練跌跌撞撞的修改未來方向。當然我也是那80%的一般人,不清楚自己的目標,好像也沒有太特別的興趣。在成長過程中,爸媽也都會跟我說,我們沒有希望你一定要拿好成績,希望你平安快樂、不要讓我們操心就好,但著樣的信念植入我腦中反而我不請楚自己要什麼。

不知道大家在國小、國中有沒有遇到在國文課要寫作文,作文的題目叫:『我未來要成為?我的夢想是?』,不知道大家都有沒有這樣的經驗?(然而你走正在這個目標道路上嗎?哈哈哈!)

當時的我感覺~哇靠!這個題目真的對我來說太難了,我完全不知道要寫什麼?我只記得是瞎掰寫完。在出社會人生漫漫也一直思考,我的興趣是什麼?我未來要幹嘛?(好像什麼都可以做,但也什麼都沒興趣。)

在當兵期間我很認真讀了很多生涯規劃相關書籍,很認真每天睡前都花了半個小時在思考“我要幹嘛?“,然而思考了3個月我還是不知道我到底要幹嘛?賺錢到底是為什麼?我對什模式有興趣?什麼是靈魂使命?我真的不知道!可能是生命靈數7號人的我,很愛去探索真理跟生命的意義。

看了這麼多本書統整核心概念就是,你必須要找到你的興趣能貢獻這個社會的技能。我心裡的想法就是:幹!我就是不知道我有什麼興趣才要看這些書!如果我知道我還幹嘛要找答案!?

 

在人生的道路上我走的很不踏實,因為我真的不知道我要麼! 高中是餐飲科的我,在退伍後我跨領域去學了美髮,在2年多的助理後當了正式設計師。因緣聚會在我在26歲與朋友一起合夥開了髮廊&餐飲複合式的店。

29歲被股東畫了藍圖,開始拓店。擁有了2間複合式的餐廳複合式髮廊、3間百貨公司個乾燥花櫃位。但我一直有個不安穩地想法『這個真的是我要的嗎?我好像又沒有想要被這樣綁著。』對於工作很負責任的我只能盲目的幹下去。
 

在將近30歲的那一年底發生了一場大意外,在鬼門關救回來的我,讓我在病床上有夠的時間去思考『什麼是我要的?』。然而在生活中也開始開開啟我的身心靈之路。

 

31歲的我毅然決然放棄所有的一切。因為壓力導致我已經不知道我是誰了,我失去我的幽默、我失去了開心、自由、健康,必須得靠案眠藥跟酒精才能入睡,生活漸漸把我塑造成照這樣,我完全沒有察覺。但我知道『我要開心、我要自由。』

我果斷放棄所有的一切。當時好多熟客跟我說:『你不在我也不想來了,或著是覺得好可惜!』。

我回答了他們:『怎麼會!?我在這學了好多事,學習了經營管理、學會了製圖、行銷、會計、拍照、人際溝通、跟研發所有料理,而且這些裝潢佈置也是我所有的心血,怎麼會可惜呢!』。意然決然去新的髮廊給自己2~3年的時間好好整理思緒跟挑戰一些沒有做過的事。


然而在兩年後一邊上班一邊學習技能過程中,透過自由潛水Free Diving,其中有靜心調息的過程中我突然收到了宇宙的訊息~如果我賺錢是為了提升自己考更多證照好像這樣也不錯!可以提升信我對己的肯定,好像慢慢找到賺錢的動力!心裡想:嗯!好像這也不錯。就開始往這個信念努力前進。

 

所有的想法跟三觀也是在生活中累積,有我創業不快樂,想找尋快樂,也基於我努力在生活中學習修、上潛能開發,透過時間淬煉累積出來的價成果。

知道這世界的道理絕非二元對立!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對或錯,在於你用怎樣的角度框架看待你現在生活的世界。了解亞洲人的社會框,大部分基於“比較”中成長,然而“比較”也有可能成為匱乏、自卑或自以為是。

有時候我也會想說~當初父母“如果”有給我一些建議,我是否有可能會走得更順遂?如果我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可能會......?如果我的爸媽有錢我是不是可以不用這麼累,如果.....可能......?的各種照句。

但是那些如果都不曾發生,我察覺我在跟沒有實現的外來自己在做“比較”。知道需要面的『是沒有如果,只有現在。』的生命課題?!

 

你!是否也對生命的下一步很茫然,不知道接下來要如何選著生命的道路?我的使命是什麼?只有少數人在30歲以前能得到解答,但也有些人到臨終都找不到自己。沒有人可以替你規劃人生的道路該怎麼發展,要怎樣前進?重要的是自己定義對人生的價值&意義?

如果到最後發現『人生一點意義也沒有,你該怎麼做?』。你會不會疑問這是真的嗎?或當我在狗屁也無所謂。

 

我當初在書局被一本書一段文字吸引,而拜讀了這本書-『我們為什麼要活著?』,給了我很多不同的觀點。這本完全不是雞湯書,而是一本很硬的哲學書探討,探討為何要有法律制度、宇宙及未來、宏觀、社會價值、行為學......等等的議題讓我思考。然後告訴我生命沒有意義。我打從心裡覺得What the Fuck說白了它想表達的是自己要替自己“創造”生命的意義。

 

我認為我是幸運的,能在30多歲就找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價值。一方面是我做的工作真的也夠多(大概有30幾種),玩得也夠多,也比別人經歷死亡的次數多,但很幸運的是......我還活著。

我找到了我的生命態度『人不瘋狂,上不了巔峰。』,我的使命『一路玩到掛。』這只是適用於我,因為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跟價值觀都不同,承擔事情的抗壓力也不同,所以自己必須找到自己的道路。

 

我自己總結3個重點可以協助你找到自己的使命。

1.多去嘗試跟體驗失敗

2.多去旅遊

3.接納勇抱現在的自己

 

多去嘗試跟體驗失敗

透過社會經驗,可以從中察覺知道你對什麼有興趣對什麼沒興趣,才能漸漸發掘『你要什麼!』。沒有經歷過感情的失敗,也沒辦法察覺『我要怎樣的另一半!』。所有的每一件挫折都是讓你學習某一件事,也是學習打磨成為更好的自己。透過種種經驗的堆疊才能更清晰找到自己的路。

馬雲有給20~30歲新鮮人建議:多嘗試挑戰&失敗,因為你在這個年紀犯錯都是可以被原諒的。

 

多去旅遊

所謂的三觀就是價值觀、人生觀、世界觀,但這些都得靠環境所去累積。舉我自己的案例:我沒有去澳洲打工~我真的不知道我英文爛成這樣,回國後補習英文累積自己得實力。沒有去過一些未開發國家,沒有辦法瞭解其實台灣真的很便利,原來生在台灣已經很幸福。如果沒有去過美國,不知道小費竟然要這麼高,美國的房價這麼低。

我自己是透過旅行才開始學習每個國家得GDP,各國物價及消費力在哪?才發現我所擁有的一切其實是那麼美好,才有辦法去破除『國外的月亮比較圓。』的思維。透過旅行才能知道其實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生活壓力,以及原來這樣的樸實也能過生活唷!這些得靠價值觀跟學習的堆疊。

 

接納勇抱現在的自己

我自己遇到最多的案例就是人人都害怕失敗,一直想要呈現完美的我,但是何謂完美?你是想要呈現家裡期許的那個我?還是成為在社會價值看起來成功那樣的我?需要結婚生小孩、有房有事業那樣的人?你認識你自己嗎?

在我學習的療癒的過程,發現很多的思維都是相通的。也許我們很不滿意現在的當下,想要有所改變或改變他人,這是行不通的。因為我們沒辦法去改變不想要改變的人,能改變的只有自己。

開始先接納“自己現在的當下”,然後才能“放下”(包括小時候得創傷及因影,不是時間過了就會好了。),選擇了放下才能進行下一步的“擁抱自己”,能真正接納自己所有的好與壞,才有機會進行下一階段的”選擇“。選擇我們要成為怎樣的人生方向。

 

很多人花一生尋找自己,有的人花一生療癒自己,有的人用他人的觀點來過一生,有人進棺材還找不到自己的一生,卻有人可以擁有自己走完一生。

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?所有浪費的時間都是有意義的!

 

其他文章分享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?所有浪費的時間都是有意義的!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?所有浪費的時間都是有意義的!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?所有浪費的時間都是有意義的!如何找到自己的道路?所有浪費的時間都是有意義的!

猶豫7年才出發『西班牙朝聖之路』『酒精朝聖之路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ean麥 的頭像
    Sean麥

    Mai Life

    Sean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